第53章立功碑-《娇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只是绝对对方很熟悉,却又想不起在哪见过,时间让再亲的人也有了距离。

    此时的柳玉正在想办法给灾民们筹粮食,从府城带过来的粮食很快就分了干净,就连张家捐的粮食也只够城外的灾民们吃三天的。

    眼见粮食已经耗了一半,张家那边也同意意卖粮,但他们只同意卖一万担的粮食。

    毕竟张家也有几百口的人要养,不能把粮食都卖光。

    柳玉也没有为难张家族长,既然张家答应卖粮,官府自然要拿银子付账。

    可岭北县衙穷的叮当响,别说银子,连个铜板都拿不出来了。这么长时间没有得到上面赈灾,县令武召只能自己想办法救助灾民。

    粮仓里的粮食,库房的库银,都被武召动用了,要不然岭北的灾民根本等不到柳玉到来就都饿死了。

    柳玉也能理解县令的难处,这买粮的银子她自己想办法。

    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还没有找到,看来只能自己先垫着了。

    欠条肯定是不能打。不然,张家还以为这是白条呢?什么时候有银子谁知道?不能开这个头,不然谁会再卖粮食给官府。

    柳玉等张家把那一万担的粮食运到县衙后,从袖口里掏出银子递给张家族长。

    等他收好银票后,柳玉将自己连夜让人准备好的牌匾送给他。还告诉他除了这块牌匾,等灾情结束后县衙还会在城门入口处立功碑。

    只要在这次灾情中捐过粮食的商家大户,或者个人都会将他们的名字立在上面,以后只要有人进城就能看到。

    功碑上面的第一个名字,本钦差已经定好了,就是你们张家。后面的就按照捐赠的先后和数额的大小来定名次,还请张族长这边宣传一下。

    “一定一定。”

    张家族长听了柳玉的承诺开心不已,没想到当时只是为了自保捐了些粮食,现在居然还有这等好处。这五万担的粮食捐的值。

    自从那日范津文被灾民们认作钦差后,柳玉最近都让范津文代替她出面去安抚灾民,自己则去查找赈灾银的下落。

    这日,等范津文带着侍卫走后,柳玉一个人走出客栈在岭北县城里逛着,把城里的每条街都走了一遍,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。

    不过,柳玉没有找到不寻常的地方,倒是碰到了一早和他们分开的李恒耀。
    第(2/3)页